扎根“三农”沃土 潜心农技事业
——记甘肃省人大代表温晶
甘肃省十四届人大代表、平凉市蔬菜产业开发办公室农艺师温晶,是一名从事“三农”工作的“90后”专业技术骨干。工作7年来,她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旺盛的工作劲头坚守在农业技术推广一线,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潜心研究、踏实干事,认真践行人大代表的使命与初心。
立足本职岗位,贡献青春力量
2016年,温晶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硕士毕业后,作为高层次人才被引进到平凉市农牧系统工作,从事全市植物保护、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等相关业务的技术指导与服务。
温晶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做在生产实践中。她主持或参与农业生产发展国家和省级资金补助项目、陇原青年人才项目、平凉市科技项目等,参与制定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实施地方标准3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国家核心论文2篇,获国家实用专利1项;撰写省人大代表建议及市政协委员提案立案7项;积极参与处置我国首发的草地贪夜蛾等重大植物病虫疫情监测防控。她作为第二主持人主持的市级科技项目《农药利用率测定及新农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填补了平凉市乃至全省农药利用率测定的空白,并成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方小麦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现场观摩点,推广示范面积2万亩,培训指导农民300余人。连续两年被选派为“三区人才”,被评为“市直农业农村系统先进工作者”。
温晶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重点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尾菜处理利用以及蔬菜、果树、马铃薯、大田农作物玉米等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与指导,参与创建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平凉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等国、省、市项目实施,指导全市建成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示范县6个、示范点125个,近5年示范县覆膜面积达213万亩以上。积极配合开展平凉市“三品一标”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落实、建立健全网格化监管体系、“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整治行动等工作,确保农业提质扩量增效。
紧密联系群众,锤炼履职能力
当选省人大代表以来,温晶时刻牢记职责使命,在做好本职工作基础上努力学习充电、实践锻炼,提升本领、服务群众,珍惜并用好每一次机会为民发声、为发展献策,用实际行动诠释“人大代表为人民”。她紧扣全市农业发展实际,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在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大平凉红牛产业扶持力度的建议》《关于将崆峒和崇信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纳入2023年全省创建计划的建议》等。其中,《关于进一步加大平凉红牛产业扶持力度的建议》作为省人大常委会2023年度意见建议督办件,受到省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现场沟通答复办理。她认真参加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代表培训班、种子“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双千行动”及乡村产业振兴视察调研等活动,同时受邀参加对法检“两院”的视察监督工作,被聘为平凉市监察委员会第二届特约监察员。
“以前,我的眼光只盯着自己的专业领域,成为人大代表后,接触到了各个行业的许多优秀人物,深切感受到了差距、学到了经验、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要时刻以一名人大代表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学先进、争先锋、做表率,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做好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立足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三农’发展、为甘肃建设更多发声,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温晶说。
扫一扫
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 记甘肃省十四届人大代表马宏林
下一篇: 平凉市人大代表履职风采(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