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大新闻 > 平凉人大新闻
泾川:以人大之智赋能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杨艳 来源:泾川人大 时间:2025-06-04 10:18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制度保障。泾川县人大常委会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锚定全省实施“四强”行动,紧扣全市“三区一城市”目标定位,按照全县“2168”发展思路,对标“六个持续加力”要求,运用人大思维跟上党委步伐,运用人大方式支持政府工作,运用人大办法解决现实问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泾川实践贡献智慧力量。

在深化拓展中持续贯彻实现政治建设新突破

登高望远才能行稳致远。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人大工作的最高政治原则,紧紧围绕县委决策部署谋划和推动人大工作,找准工作定位,主动担当作为,积极争先进位。

在“思想深处”坚定信仰。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切实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努力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健全完善常态化、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理论学习机制,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加强和改进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机关党员集体学习,统筹加强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干部的经常性学习,推进学习、调研、工作“三位一体”,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在“行动层面”坚决贯彻。更加自觉服务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时时处处维护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和作用,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人大工作“六项制度”,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人大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充分发挥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政治功能,加强对常委会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谋划,努力打造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决策的坚强阵地。主动融入全县发展大局,围绕“十四五”规划完成和“十五五”规划谋划开展专题调研,扎实做好企业帮扶、项目建设、和美乡村、主动创稳、结对关爱、招商引资等全县重点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展现人大作为。

在“关键环节”强化保障。依法做好选举和任免工作,确保县委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持续加强常委会任命人员的任后监督,对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2个县政府工作部门组织开展评议,督促政府部门及常委会任命人员正确行使职权,依法履行职责,接受人大监督,进一步推动人大监督由“事”向“人”拓展,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更好地服务人民。

在深度聚焦中强化作为扛起服务发展新担当

惟实励新才能与时俱进。县人大常委会始终瞄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依法高效履职,做到凡是改革发展需要、人民群众期盼、属于人大职权范围内的事项,都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来、推进下去。

“靶向聚焦”精准监督。紧盯改革创新、民生关切突出监督重点,着力增强监督的“精度”。加强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的全过程监督,开展“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调研,助力政府科学制定切合“十五五”阶段特征的规划目标和任务举措。配合市人大常委会调研政府债务管理情况,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县委关于加强人大对国有资产监督的部署要求,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2024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书面)、2024年度全县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紧扣环境保护、民生实事项目办理、高标准农田建设、职业教育发展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综合运用调研审议、专题询问、工作评议、满意度测评等手段,加强调查研究和监督检查,推动解决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多方合唱”联动监督。善于“借力”开展跨界联动,着力增强监督的“力度”。充分挖掘内部力量,通过“分片指导、列席会议、视察联动”等方式,构建蓬勃发展的县乡人大工作格局。注重整合外部资源,加强与纪检监察、财经审计、社会舆论等各类监督主体的融合互动和信息共享,形成同向发力的监督体系。充分借助专业优势,综合考虑人大代表的职业领域、行业特点、知识结构等因素,对环保、医疗等专业技术性强的工作开展专项监督,真正把代表专业优势转化成为人大监督优势。

“久久为功”跟踪监督。发扬“钉钉子”精神做好监督“后半篇文章”,着力增强监督的“韧度”。持续加强人大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跟踪督办力度,对城区集中供热调研反馈问题整改和打击电信诈骗、实施《平凉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以及县法院审判工作、县检察院检察监督工作等审议意见办理情况开展“回头看”,建立全链条闭环监督体系。坚持问题导向,对“决而不行、行而无果”的事项,适时采取询问、质询等方式,让监督的螺丝越拧越紧,使人大监督更具权威。

在丰富实践中发挥作用打造代表工作新亮点

顺应民意才能赢得民心。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代表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切实发挥好人大在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中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在吸纳民意、汇聚民智中展现尽责为民的崭新气象。

贴近群众纾民困。拓展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按照“群众在哪里,点就建到哪里”的原则,探索实施“人大代表之家”和基层立法联系点融合建设,不断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中心、“人大代表之家”建设质量和运行水平,确保每位选民都能在“家门口”找到反映诉求的便捷通道。认真落实好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向选民述职的“两联一述”制度,常态化组织代表每月15日开展接待走访选民和7月份“人大代表行动月”活动,让代表履职“总在线”、广大群众“有期待”。

用心履职连民情。按照“人大代表之家”“六有”要求开展“4+X”活动,充分发挥专业型功能型代表小组作用,持续推进“双带一推”活动,带动广大群众在“八大产业链”上兴产业、促增收。深入开展“泾川发展,人大尽责,千名人大代表大走访”活动,积极参与全省“千名代表调研视察千项工程”行动,引导代表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精心组织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引导代表围绕重点议题多找“问题症结”、多谋“前瞻方案”、多提“管用建议”,确保常委会工作真正建立在广泛民意基础之上。推行代表履职“六不少”量化标准,持续推进代表履职档案规范化建设和年度履职积分目标管理,深入开展“优秀人大代表”评选活动,激励代表当好党委、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跟踪督办暖民心。坚持把代表满意、群众认可作为议案建议办理的第一标准,完善代表建议沟通协调和交办督办机制,扎实做好代表建议提出、交办、督办、审议等各环节工作。组织开展视察调研等履职活动,探索代表提出建议前与部门沟通机制,引导代表提出高质量的建议。坚持常委会领导督办重点建议和常委会工作委员会归口督办制度,常态化组织开展建议办理“回头看”,综合运用书面督查、会议督导、现场督办等多种方式,建立代表建议办理公示制度,推动代表前瞻性建议及时转化为惠民性举措。

在协同联动中凝聚合力呈现自身建设新气象

能为善为才能大有作为。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依法履职的基础,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标定人大工作,充分发挥人大系统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支持保障作用。

突出“实”的导向。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守好人大意识形态主阵地,以忠诚担当的实际行动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着力建设学习型人大队伍,健全能力提升机制,办好“人大法律讲堂”,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干部的履职培训、实践锻炼,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和抓落实本领,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完善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机关各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体系,全面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推动人大党建与依法履职互促、机关党员与人民群众互联。

追求“新”的作为。深化与省市人大沟通联络,统筹加强县乡人大建设。加大工作交流和协作力度,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密切与乡镇人大的工作联系,做到上下联动、同题共答。认真落实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分片联系指导乡镇(城市社区)人大工作制度,加强对乡镇(城市社区)人大工作的联系和指导,推动乡镇人大“一二四五”和“六个规范”履职目标任务落地落实。支持专委会、工委加强制度和能力建设,推动作用发挥。推进预算联网、代表履职等数字化平台建设,赋能人大工作提质增效。全面总结全县人大依法履职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强烈的制度自信进一步讲好人大故事、民主故事、代表故事和发展故事,持续提高县乡人大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锻造“勤”的作风。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强化作风建设,建设更加廉洁自律的人大机关。坚决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要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出更多接地气、合民意、真管用的工作举措,让人大工作更有“泥土味”。强化人大干部教育培训、作风建设和激励约束,努力让人大队伍更加活起来、强起来。深化“三抓三促”行动,深化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常委会领导带头落实“四下基层”制度要求,持续加强想干事的意识、锻炼能干事的本领。

(通讯员:张宝宝)

扫一扫
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