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大新闻 > 县乡人大工作
灵台:“人大询问”助推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责任编辑:杨艳 来源:甘肃人大客户端 时间:2025-08-14 18:02

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发展医疗卫生健康事业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近日,甘肃省灵台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专题询问,县卫健局、县教育局、县审计局、县医保局共4个部门现场接受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考问团”当面询问,聚焦大健康理念、以基层为重点的医疗服务体系、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营养健康及资金安全运行情况,坦诚相见、同心同行、同向发力,合力推进高水平“健康灵台”建设,以人大之“问”助力夯实民生健康之“基”。

“围绕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一法律规定,我县开展健康影响评估工作的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开门见山,没有套话、空话,询问会刚开始,人大代表就连续抛出两个问题。

看似简单的提问,其实是灵台县人大常委会一直以来高度关注、居民群众最为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是我国卫生与健康领域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也是自法律实施以来县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专题询问。

县卫健局负责人介绍,人民共建共享,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旨归。县卫健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动员全民参与健康促进,引导全县广大居民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推动卫生健康工作更加顺民心、合民意、惠民生。以基层为重点,是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卫生健康领域的重要体现。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把健康“守门人”制度建立起来,是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的治本之策。目前,我们在“保基本、强基层、促健康”政策落实上还存在短板弱项。

代表们接着抛出问题,“我县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上以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为主,基本医疗服务功能还不够健全。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县卫健局负责人回答,按照“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目标,县卫健部门重视和优化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服务模式、就医理念和秩序,以硬件提升为支撑,与县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将特殊病例及时转诊,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就近就便、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

健康教育从娃娃抓起,健康重点在于“抓两头促中间”。针对未成年人营养状况监测和老年人营养干预计划,人大代表抛出“我县开展未成年人和老年人营养改善行动情况”的问题。

县卫健局负责人介绍,对于未成年人和老年人营养改善,县卫健部门定期开展未成年人健康教育,持续推动落实“营养餐”项目,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积极推进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实施,做实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老年人营养干预纳入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内容。协力推进构建社区长者食堂、敬老院等养老机构食堂的营养健康管理体系。

钱要花在刀刃上。“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和经费运行怎么样?”“医保基金运行和监管情况如何?”对于人民群众高度关注和关心的问题,代表们也将问题提在当面。

县医保局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全县医保基金支出率高于收入率,医保基金收支不平衡造成很大压力,但是县医保局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全面落实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加大基金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和典型案例公开曝光频次,坚决防范医保基金“跑冒滴漏”,以零容忍态度坚决守护好老百姓的“看病钱”“救命钱”。

县审计局负责人表示,县审计部门聚力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在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经费监督上积极审计,护航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事业发展、守护资金安全。

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参加会议的人大代表紧扣主题提问,县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一回答。一组组数据记录奋斗的征程,一个个回答见证奋进的步伐。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边小蓉说,近年来,县政府站在办好民生实事的高度,不断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对策措施,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强势推进全县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的回答,既解答了代表的疑惑,更是对下一步工作的推动。

始于“问”,但不终于“答”,关键是抓好落实,做好“后半篇文章”。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军平说,此次召开专题询问会,是监督法明确规定的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一委两院”开展监督的法定监督手段之一,是充分体现县人大常委会监督支持政府工作的具体行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将继续高度关注、重视、助力灵台县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

(通讯员 张兰)

扫一扫
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