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再次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按照党中央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充分发挥人大职能,增强人大监督实效,助力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更好地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一、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坚定助力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自觉,主动与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稳中求进推进人大工作,依法保障各项改革深入推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夯实助力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根基,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目标方向、重点任务,找准人大工作与全面深化改革的结合点,提高人大助力全面深化改革的能力和水平。要增强助力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担当,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谋划和推进人大各项工作,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做到党委工作部署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以人大之力推动党委深化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二、加强地方立法,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法治保障
改革与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要积极调整立法方向,及时制定深化改革需要的地方法规,修改完善与改革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行法规,围绕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不断优化法规供给,将落实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制度措施转化为全体人民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以科学立法推动改革和法治相统一。要坚持开门立法,扩大立法、修法过程中的民主参与,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和立法研究基地,做好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研究反馈,完善人大代表参与立法工作的制度机制,把人民民主贯穿立法工作全过程,努力让每一部法规都满载民意、贴近民生、顺应民心,切实以良法推进改革、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三、科学民主决策,确保全面深化改革有序推进
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是国家权力机关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重要体现。要健全完善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清单制度,将政府在深化改革中制定出台的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公民权益的重大政策和制度纳入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范围,确保政府重大改革措施符合中央决策、符合法律规定、符合人民意愿。要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审议程序,对事关发展大局但有关重大事实不清的,要依据监督法规定组织开展特定问题调查;对事关特定领域的,要组织深入调查研究;对涉及公民权益的,要广泛征求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依法作出决议决定,及时把党中央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全体人民加快改革、推动发展的共同意志。
四、深入开展监督,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实
改革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要进一步拓展人大监督视野,探索人大对监委工作进行监督的有效途径和适当方式,做到既用足用活监督权,又符合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要进一步深化人大对“两院”的监督内容,将“两院”推进改革的制度措施纳入人大监督,探索推广“类案监督”等监督方式,做到既有效监督又维护司法独立。要进一步转变人大法律监督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将涉及深化改革法律法规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监督重点,深入分析根源,积极寻求对策,着力推动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确保各项改革在法治轨道上平稳推进。要进一步创新人大监督方式,聚焦党委关于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探索“穿透式”监督,积极开展上下协同监督,常态化运用询问、质询等刚性监督方式,打好监督“组合拳”,推动重大改革措施有效落实、实现预期目标、达到预期效果。
五、发挥代表作用,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加强代表履职能力建设,组织代表认真学习代表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和最新改革政策,及时向代表通报“一府一委两院”推进改革的重点任务和最新进展,通过交流研讨、考察观摩等方式加强履职经验交流,开阔代表履职视野,提升代表履职水平。要拓宽代表民意收集反馈渠道,积极搭建履职平台、创新履职载体,加强“家”“站”建设,组织代表深入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广泛收集人民群众对各项改革政策落实的意见建议,汇聚起共同推进改革的磅礴力量。要加大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力度,健全完善建议交办、督办、反馈、评价等制度,通过建议办理推进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社保等体制改革,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代表意见建议转化为民生福祉和发展成效,切实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作者:甘肃省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农业城建环保工委副主任李宝军)
扫一扫
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一篇: 人大也要依法行使职权